金門國家公園 範圍包括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烈嶼區等五個區域。
為台灣第六座國家公園,是首座位於離島的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
金門的守護神-風獅爺
金門先民從泉、漳州引入石獅辟邪的信仰,在聚落或風大之地設置風獅爺,希望風獅爺能夠防風鎮煞,形成當地的特殊信仰文化,更成為金門的守護神。
原本用於防風的風獅爺,因十分靈驗,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庇祐功能,鎮水患、防路沖、擋宅沖、剋蟻害等等,甚至牛隻走失或遭小偷,向風獅爺祈求都能夠找回,當地居民為了感謝風獅爺,會為風獅爺製作謝袍、祭拜供品,不禁讓風獅爺增添了幾分神秘、生動的故事。
金門:位於九龍江口,與廈門灣遙望,距離僅1.8公里,離臺灣有210公里。
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平方公里。
另有代管的烏坵鄉二島嶼(大坵與小坵),位在福建省莆田外海。
金門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之紅壤土為代表,島上農作以耐旱性雜糧為主。
金門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鳥種最為多樣,每年秋冬大批候鳥到此渡冬,形成特殊的景觀。
金門美食土產店:金門高粱酒、貢糖、金門麵線、牛肉乾、沙蟲、廣東粥、油條、炒泡麵、燒餅、高粱醋、一口酥、陶瓷、砲彈鋼刀、金門一條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