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搭乘航空班機,飛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抵達後,前往酒店休息。晚上自由活動,或搭地鐵前往【紅場】。
紅場在俄文裡的意思是美麗的廣場,晚上也非常漂亮。
搭乘國內航班前往摩爾曼斯克。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冬天是觀看神秘的北極光最好的地方之一。 1899年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軍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科拉灣的戰略地位顯得更加重要。蘇聯政府於1933年在科拉灣建立北方艦隊分艦隊,1937年改為北方艦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摩爾曼斯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自盟軍國家的各種物資,通過這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蘇聯各地。科拉灣位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內科拉半島北部,東岸是摩爾曼斯克、北莫爾斯克,西岸是波利亞爾內。長57公里,寬1-7公里。水深70米以上,入口處深達200-300米。兩岸為陡峭岩岸。
俄羅斯北方艦隊主要駐地。沿岸重要港口有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和北摩爾斯克等。(部分港口為管制區不開放)
前往城市的制高點△【阿廖沙雕像】作為一個二戰英雄城,宛如守護神一般的阿廖沙雕像可以說是摩爾曼斯克的象徵了。它屹立在科拉灣上,遠遠地看著科拉灣,阿廖沙像一個巨人一樣保護著這一帶海灣的和平和安寧。從那裡向下俯瞰,永遠是燈火通明,霓虹閃爍,生機勃勃。冬季可以看到終生難忘的“上帝煙火”北極光。
▲【摩爾曼斯克州地方誌博物館】:這裡介紹了摩爾曼斯克州的自然、歷史,以及二戰中的英雄城摩爾曼斯克。裡面有北極地區愛斯基摩人的骨製魚鉤和書寫文字,非常有意思。1F是一些破冰船的模型、奧運展廳、手工製作…等等 ,2F是一個動物標本展廳,3F戰士城市與二戰歷史。
▲【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退役後停泊在摩爾曼斯克碼頭作為博物館。這條破冰船在1959年開始修建,是世界上第一艘民用核動力船舶。它在北極地區服役了30多年。在這段時間裡,列寧號破冰船已經走過了65萬多海里的航程,現在這艘功勛卓著的破冰船,被永久下碇、停泊在穆爾曼斯克的碼頭旁,每天都接待著來參觀的遊客們。(開放時間為每週三~週五,其餘時間關閉)。
出發前往薩米民族村,這是一個神奇的小村莊,是摩爾曼斯克土著人居住的地方。
克拉半島是薩米人的故鄉。薩米人是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除了俄羅斯之外,他們還生活在一些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摩爾曼斯克州,大約有2000人左右的薩米人。盡管他們人數不多,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克拉半島上的大多數薩米人生活在洛沃澤羅村,在這裡有一個薩米民族文化中心。他們舉行自己民族節日和各種演出的慶祝活動。薩米人都從事捕魚、飼養馬鹿和狩獵活動,過著半遊牧狀態的生活方式。
穿上薩米民族服裝、餵食馴鹿、北極動物:狐狸、北極狐等。
午餐品嘗薩米民族魚湯、鹿肉和馬鈴薯蛋糕…等當地傳統料理。
前往蒙切戈爾斯克,位於柯拉半島伊曼德拉湖畔。人口為52000人。
伊曼德拉湖,最深處67米,多湖灣,島嶼140多個,以葉爾姆島最大(26平方公里)。周圍多小湖泊。有20多條小河注入,其中尼瓦河從南岸流出,注入白海。地處北極圈內,氣候寒冷,結冰期12月至5月。
前往▲【拉普蘭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自然遺產,面積2600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俄羅斯最古老的自然保護區。在公園裡,你可能會看到成千上萬種植物,哺乳動物和鳥類,一些在歐洲最大的馴鹿群,以及其他大型哺乳動物,如狼的跡象。在自然保護區境內保存了大量原始森林,其中平均樹齡在3000-10000歲;最年輕的樹齡也在400-600歲。
前往阿帕季特人口為64000人。柯拉半島主要城市之一。搭乘火車前往凱姆。夜宿火車上。
早上抵達凱姆,建立於西元1785年,為白海邊的一座海港小鎮,是人們前往索洛韋茨基群島的轉運站。
白海為北冰洋巴倫支海的延伸,北極圈從白海通過。因地處高緯,天氣嚴寒,一年當中有200天左右時間被白雪覆蓋,因此得名”白海”。 白海地區土地肥沃、森林密茂,河流密佈,是連接經濟活躍的俄羅斯西北部地區與俄羅斯遠東港口及國外的重要通道,戰略及經濟價值十分重要。白海存在著許多大型海灣,島嶼眾多,其中規模較大的島嶼為索洛韋茨基群島。
搭乘渡輪前往索洛韋茨基群島。
索洛韋茨基群島海岸呈鋸齒狀,由花崗石和片麻岩構成。島上丘陵起伏,最高點海拔107公尺。大部份為歐洲赤松和歐洲雲杉,間有沼澤。島上湖泊眾多,有水道相連。
△【索洛韋茨基修道院】:座落於主島的豐盛灣岸邊,15世紀時索洛韋茨基修道院曾是俄羅斯最大的修道院之一,蘇聯時期被改建為勞改監獄,爾後於1974年成為博物館及自然保護區。1992年回復修道院功能,現有僧侶居住,並於同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凱姆。
火車於下午抵達彼得羅札沃茨克,是俄羅斯卡累利阿共和國首府,位於奧涅加湖的口岸,是一座頗具北方獨特的空氣清新、清爽宜人的渡假城市。
▲【國立卡累利阿地方誌博物館】:建立於1871年,歷史悠久,是俄羅斯西北地區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位於列寧廣場附近一個18世紀石建築內部,是一座用於收集卡累利阿地區歷史資料及古物的博物館,館藏物品多達200多萬件。博物館展示當地出土的瓷器、樂器、石壁上雕刻的古代繪畫、傳統古農具與現代藝術品…等等,院子裡還擺放有鐵製的大炮及其他古老工具。在這裡您們將可以深入了解卡累利阿共和國精彩的歷史文化及傳統風俗民情。
從碼頭轉搭快艇前往基日島約1.5小時抵達。
『基日島』是漂浮在奧涅加湖湖面上的一個小島,位於彼得羅扎沃茨克東北約66公里處。原來這裡只是芬蘭族舉行民族固有宗教儀式的場所,12世紀大批俄羅斯人遷移到此,形成了俄羅斯人的村莊。
如今整個基日島為風景保護區,木結構教堂為代表,民居、風車等都勾勒出寧靜的農村風光。
來到這裏,宛如來到俄羅斯神話傳說中的世界一般。
島上最著名的是1991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全木頭結構建的俄羅斯東正教鄉村教堂。
整個島上的草原中還有不少同樣木造的建築,包括磨坊、風車、教堂、農宅等,不僅教堂與周圍景觀極其協調,也讓這些古老遺跡在曠野間展現出俄羅斯的北方特色,從奧涅加湖畔的每個角落回頭望去,獨特且粗獷的自然景觀皆彷彿是幅只在中世紀存在的優美景色,令許多到訪過的旅人在不捨中離去。
參觀奧涅加湖堤岸上有非常多的雕塑以及來自各地捐贈的裝置藝術。
搭乘火車,於晚上抵達俄羅斯最美麗的城市-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曾是俄羅斯帝國首都。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在那裏,沙皇貴族的豪華宮殿林立;水路上搭載著觀光客的小船來來往往。今日的聖彼得堡傳承著俄羅斯帝國的豐富遺產。
前往大諾夫格羅德,9世紀時俄國的第一個首都,現為諾夫格羅德州首府。
位於聖彼德堡與莫斯科之間河湖。同時處在黑海和芬蘭灣的水路交通線,船運忙碌。諾夫哥羅德擁有許多非常精美和珍貴古代宗教建築、大教堂、修道院,成為東正教的牧師中心和俄國建築中心。
伊爾門湖是俄羅斯歷史開端的象徵。8-9世紀,斯拉夫人在這裡建立了古羅斯,並為和希臘人貿易的重要道路。位於沃爾霍夫河河口,伊爾門湖的出口處。湖泊面積為982平方公里,是俄羅斯公認的自然古跡。
【大諾夫哥羅德】的中心地區是▲『克里姆林宮』,也是城市最古老的部分。磚瓦色的城牆內,猶如公園一般美麗。宮內包括聖索菲亞教堂、千年俄羅斯紀念碑、諾夫哥羅德歷史建築博物館等景觀。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於1045年以基輔索菲亞大教堂為藍本建成的。它是現存的俄羅斯最古老的建築。
△千年俄羅斯紀念碑:為紀念留裏克即位1000周年,1862年建造了這一紀念碑。
△尼古拉斯教堂是1136年的建築。母神教堂建造於1207年。格奧爾吉教堂是17世紀的建築物。
△伊爾伊納街的救世主教堂:建造於1374年,是一座白色牆壁的美麗教堂。
前往普希金市,位於聖彼得堡東南25公里,有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1710年。「皇村」就是「沙皇的村莊」,而這個在18世紀末已發展的建築群,混合了巴羅克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
▲【葉卡捷琳娜宮】是普希金市的一座洛可可式宮殿建築,曾是俄羅斯沙皇的夏宮。葉卡捷琳娜宮這個名字來自於葉卡捷琳娜一世,她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位沙皇。宮內的▲【琥珀廳】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破壞,戰後花了二十九年的時間,用了六萬噸的琥珀修復完成,在聖彼得堡建城三百年紀念日時重新對外開放。天藍色的宮牆搭配白玉般的窗櫺,內部陳列各式各樣的古代家具,精美的壁畫,處處展出歷代沙皇貴族風華。
午餐後,前往彼得宮城。
※葉卡捷琳娜宮如遇客滿或關閉,則改入內參觀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宮,敬請見諒。
聖彼得堡城區下轄的一個城市,在德語中意為「彼得的宮殿」。這裡被稱為”俄國的凡爾賽”,位於聖彼得堡西南25公里處,環抱芬蘭灣。彼得大帝相當喜歡這個地方,再這修建一座宮殿別墅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許多美麗的花園及宮殿紛紛拔地而起。
▲【彼得夏宮下花園】:夏宮面向芬蘭灣,由美麗的噴泉、公園、宮殿組成。彼得大帝為彰顯俄羅斯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國”的地位,建造一座與之相適應的宮殿『夏宮』。建造這座宮殿,集中了當時法國、義大利為代表的全世界優秀建築師、工匠。
搭車前往什利謝利堡,位於涅瓦河口。
【什利謝利堡】:前往碼頭,搭乘渡船前往核桃島觀賞堡壘,這個堡壘東距聖彼得堡41公里、基洛夫斯克8公里,西元1323年由時任大公尤里·達尼洛維奇的孫子在涅瓦河口所建立,時稱小核桃,後來彼得大帝改名為什利謝利堡,取其“鑰匙”的意思。
此城堡為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 (世界文化遺產)一部份。
▲【冬宮-艾爾米塔奇博物館】: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後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它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冬宮面向涅瓦河,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潢;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色彩繽紛,氣派堂皇。
△【宮殿廣場】:中央建有亞歷山大圓柱,是為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崙戰爭勝利而建造。它高47.5米,柱上方站立著天使銅像,據說它是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原形。
△【涅瓦大街】:是聖彼得堡的最古老主街道,它長約4.5公里、寬25~60米,從舊海軍部延伸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街道院,橫穿城市的中心地帶。因為這裏的建築物都有不能超過冬宮高度的限制,相互攀比的結果,最終形成了今天高度整齊劃一、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美麗街道。
△【聖以薩大教堂】,容納一萬多人同時作禮拜的大廳一定讓您大開眼界。
△【浴血復活大教堂】,此教堂是西元1883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被殺,於被殺害地點興建此一教堂,全為馬賽克藝術,十分華麗。
△【喀山教堂】建於1801年,花了十年才完成,建築風格是依照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範本,該教堂最特殊的地方,是建築兩側由九十四根柱環列而成。
▲【彼得保羅要塞】。此要塞建築於涅瓦河中,形式險峻,曾為防禦要塞,也曾做為拘禁政治犯的監獄,目前為聖彼得堡著名的遊覽地標。彼得大帝至末代沙皇的陵寢都安置在彼德保羅大教堂中。
前往機場,搭乘航班飛往『喀山』。
『喀山』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建於1438年,整座城市像極了十五、六世紀的中古歐洲,隨處都是古蹟。在過去千年來累積下來的歷史遺產,使喀山、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並列為全國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
韃靼斯坦共和國為主權國家與俄羅斯聯邦聯合,可以參加國際和對外經濟關係,在稅收、財政等方面享有特權。實際上韃靼斯坦在俄羅斯聯邦內,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權的國家。
前往參觀▲【喀山克里姆林宮】:高大的鐘樓與宮牆連接而成的建築形式,而以莫斯科和喀山的兩座最令人嘆為觀止,都是聯合國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保存完整的16世紀建築群。
喀山克里姆林宮坐落在一個年代久遠的古遺址上,是韃靼斯坦共和國首府—喀山最古老的部分。
建築群最初出現於可汗金部落時期,該遺址群是俄羅斯境內唯一一座倖存下來的韃靼城堡。
喀山克里姆林宮內建築:
△【蘇尤姆别卡塔樓】:位於克里姆林宫正中央,高55米是最著名的建築。暗红色的尖塔是世界上著名的“斜塔”之一,它的塔頂朝東北方向傾斜了1.9米。
△【聖母領報大教堂】: 整體為一座石質建築,建於16世紀中葉,由沙皇伊凡雷帝監督建造。教堂造型精美,教堂內有精美的壁畫與祭壇。
△【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為1723-1726年,為紀念1722年彼得大帝到訪而建造的。
△【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府】,舊稱喀山總督府,位於喀山克里姆林宮北部。建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屬於典型的拜占庭風格建築。
△【庫爾沙里夫清真寺】:被稱為“喀山王冠”,坐落在喀山克里姆林宮內。有人認為,庫爾謝里夫清真寺是世界上25座最美的清真寺和教堂建築之一。
△【鮑曼街】,是喀山著名的步行街,位於城市歷史文化中心,起於喀山克里姆林宮前的千禧廣場,一直延伸到圖基廣場東南。鮑曼街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出現在喀山汗國時代,不過那時候被稱為諾蓋路。1930年,為紀念外來革命戰士鮑曼,改名鮑曼街。博戈亞夫連斯基大教堂鐘樓、尼古拉-尼斯基教堂、俄羅斯岡察洛夫大劇院、韃靼斯坦共和國科學院、等都坐落在鮑曼街,這些獨特的建築和紀念碑等,形成了一道建築景觀。
★晚上欣賞韃靼民俗藝術表演!
▲【博爾格爾的歷史建築及考古遺址】:坐落於伏爾加河河畔,位於喀山的南部,是全世界分布最北的中世紀穆斯林建築遺址,呈現了中世紀城市博爾格爾的歷史和文化,為早期伏爾加保加利亞人的定居點。
中世紀古城博爾格爾存在於7世紀至15世紀,為13世紀金帳汗國的第一個首都。博爾格爾代表著幾個世紀以來歐亞大陸歷史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在文明、風俗和文化傳統的形成中有著關鍵的影響。這些珍貴的遺產為歷史的延續和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同時也是西元922年伏爾加保加利亞人接受伊斯蘭文化的象徵,目前依然是韃靼穆斯林的朝聖之地。現為考古博物館,涵蓋了多種建築,像是博爾格爾文明博物館、白色清真寺、陵墓群…等等,相當多彩多姿!
晚餐後,前往車站,搭乘西伯利亞大鐵路+++前往莫斯科(全程約11小時)
搭乘火車2人包廂,奔馳於西伯利亞大鐵路,這將是一趟永生難忘的行程!
世界上最長的洲際鐵路,全長9288公里,貫穿亞洲和歐洲,跨越8個時區。
現在的西伯利亞,到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沿途經停許多具有俄羅斯特色小鎮車站:卡內什、舒梅爾利亞、謝爾加奇、阿爾札馬斯、穆羅姆等。
列車繼續往西方前進,在車廂內將度過休閒時光。
或是與新認識的朋友一同談天,欣賞沿途風光。讓本次旅途更增加幾分悠閒舒適。
早上火車抵達莫斯科。早餐後,搭車前往『弗拉基米爾』:該城市的名稱是以城市的建立者來命名,但是誰是建立者卻有兩種說法。一是由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斯維達斯拉維奇大公於西元990年所建,另一種說法是由 佩列斯拉夫里大公-弗拉基米爾.摩諾馬赫大公於1108年所建。而這座城市聲望的提高卻歸功於尤里.多爾戈魯基的兒子安德烈,安德烈在1157年由蘇茲達里遷到了弗拉基米爾,並自號為弗拉基米爾大公,使這座城市一躍而成首都。
△【聖母升天大教堂】:俄羅斯教堂藝術裡的古典作品,建於1164年。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內的聖母升天教堂即是後代設計師於此為藍本的模仿作品。
△【金色凱旋門】:唯一殘存的中世紀城門,它模仿基輔金門,建造於12世紀中葉的一座城門。如今綜觀整條繁華街道,依然是弗拉基米爾的象徵性建築。
△【德米特里耶夫教堂】:12世紀末建造,享譽盛名的是外壁上刻滿的浮雕。聖人、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動植物等,浮雕有著相當豐富多彩的形象,因此這座教堂也被成為“石詩”、“石地毯”等。它並未採用傳統磚瓦,而是採用容易加工的石灰岩作為建築材料。
前往蘇玆達爾。童話般的美麗城市,建城於1024年左右。整個城市在7公里的城鎮有著87座教堂及修道院。蘇茲達里兩百年來未曾改變過外貌,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館。
△【克里姆林宮】:蘇玆達爾克里姆林宮位在高聳的山丘上,一旁有石頭河蜿蜒流過,地勢頗為顯要。宮內著名的基督誕生大教堂就是13世紀的建築,5個藍色洋蔥形巨頂,頂面有無數金星,堂身為奶白色,配上高聳的鐘樓,造型十分調和。克宮內有主教廳,為當時宗教領袖的辦公地,另有數個教堂。
△【艾爾菲米男子修道院】:是這裡最大的修道院,於1352年由當時倍受尊崇的修道院長艾爾菲米斯基所建。修道院的圍牆長達1200公尺,內部的鐘塔是為了紀念沙皇恐怖伊凡所建,每日整點皆會有傳統的敲鐘表演。
△【木製建築博物館】:博物館所展示的都是整座的木製建築物,包括教堂、農舍、民房、穀倉、水井、風車等等。還原了18世紀的農村生活風貌。最令人矚目的是建於1756年木製的 主聖顯容教堂,是從一個名叫克茲列提耶佛的小鎮遷移而來,最大的特色是教堂上東正教的洋蔥頭式圓頂建築也全是木製的。
△【基督誕生大教堂】:建於1222-1225年是城中幾十座教堂是最古老的,它的蔚藍色圓頂已成為蘇茲達裡的標誌。造型奇異的鐘樓裡飄出悅耳的鐘聲。教堂巨大的“金門”是古俄羅斯實用藝術最傑出的創作,用金箔包貼在銅版上製成,銅版上鑄有古老的繪畫圖案,帶有哲理性和生活氣息。教堂的繪畫展廳裡,陳列著蘇茲達裡各教堂集中到這裡的幾十幅聖像,每一幅聖像都以超凡的神態、流暢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向遊人展示畫匠精湛的藝術。15世紀是俄羅斯油畫藝術的輝煌時代,聖像繪畫是獨具特色的畫種之一。
前往【科斯特羅馬】,位於伏爾加河和科斯特羅馬河交匯處,人口 30萬。在當地的傳說中,科斯特羅馬是“俄版聖誕老人”嚴寒老人的孫女雪姑娘的故鄉。
來到科斯特羅馬的遊客們會驚訝地發現,這裡的城中心,是19世紀風格的市場型廣場,和建有巨大圓柱的古典主義建築。17和18世紀時,科斯特羅馬是重要的貿易城市,城中心是各大貿易交匯點,連接了雅羅斯拉夫爾、莫斯科、弗拉基米爾和其他城市,大大促進了科斯特羅馬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城市盾徽上那艘劈波斬浪的舊式帆船護衛艦貼切地體現了科斯特羅馬蓬勃發展的現狀。
前往【雅羅斯拉夫爾】俄羅斯紙幣面值第二大的1000盧布正是雅羅斯拉夫爾。
雅羅斯拉夫爾人稱是莫斯科的兄弟城,1612年波蘭入侵莫斯科,曾作為臨時首都。
人口六十多萬,是雅羅斯拉夫爾州首府,位於伏爾加河上游右岸,沿伏爾加河岸延伸30公里,支流科托洛斯爾河貫穿市區,沿岸美麗的風景是其他沿伏爾加河城市無可比擬的,它不僅是金環上最大最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伏爾加河畔的重要港口城市,像一顆美麗的明珠,在河上閃閃發光。
雅羅斯拉夫爾市區參觀。
△【主顯聖容修道院】:其中的基督顯靈教堂是當地最早石教堂之一,初建於13世紀,16世紀重建。
登上教堂頂部的嘹望台,可俯瞰修道院及市中心四周的景色。修道院內設有俄羅斯古典壁畫及美術博物館,展品還包括不少歷史文物。從17世紀中葉起,這裏建築藝術大為發展,出現多座享有盛名的建築群。
△【先知伊利亞·普羅羅克教堂】:俄羅斯享有盛名的東正教教堂,建於1647-1650年。它是古俄羅斯藝術的傑作,是全市最美麗的教堂。教堂內部保存著完整無缺的壁畫內容豐富,描繪生動。
前往沃洛格達州的首府-沃洛格達。
沃洛格達,位於沃洛格達河畔,十五至十七世紀為貿易中心。沃洛格達是俄羅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已被俄羅斯聯邦文化部列為歷史文化名城,俄羅斯共有41座歷史文化古城,沃洛格達州佔有三個。224棟建築物已被正式確認為文物古蹟。
▲【費拉邦多夫修道院】:是15-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修道院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遗址群,由费拉庞特于1398年开始发起创建的。建築是由6幢15-17世纪时期非常盛行的砖瓦大楼组成。2000年入选为世界遗产。它是美麗、真實的化身,巧妙地融合了好幾個世紀的建築精髓,這也正是其獨特的一面。費拉邦多夫修道院建築群的靈魂就是透過建築和繪畫藝術來描繪上帝的形象,教堂中的壁畫大約有600平方米。壁畫未受到任何修復,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因此這些壁畫在所有歷史文物中特別引人注目。
返回雅羅斯拉夫爾。
搭車前往謝爾吉耶夫鎮,是俄羅斯莫斯科州東北部的一個城市,著名的金環古城之一。
▲【謝爾蓋耶夫鎮:聖三一修道院】: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中期,由謝爾蓋.拉托涅日斯基牧師所建。以聖三位一體名稱興建的修道院及第一個木製小教堂完成於1340年。由於謝爾蓋院長的聲望及精神成就,聖三一修道院很快的成為了古羅斯的精神中心。在共產黨期間修道院曾經關閉,1947年才又重新開始修道生活。 聖三一修道院是東正教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群之一,裡面有許多著名的俄羅斯建築古蹟。
前往莫斯科。
▲【伊茲麥洛夫市集】原本為當地居民而設,漸漸多了外來遊客,因此這市場內出售的物品,除部份是旅遊紀念品外,其餘全是老百姓的私人珍藏,吸引許多專家在這尋寶,這裡出售的民間工藝品包括古董、繪畫、手工藝品、望遠鏡、照相機,以及郵票、首飾、木雕、漆盒等等。最出名的非屬色彩豔麗的俄羅斯娃娃,娃中有娃的設計,象徵 早期俄羅斯婦女的“多產”現象,現在也不乏別出心裁的俄羅斯娃娃,像是普丁或是歐巴馬總統,都是設計者最愛結合俄羅 斯娃娃的對象。
參觀▲【卡洛明斯克莊園】,位於莫斯科河的右岸,占地面積達390公頃,能將莫斯科河那如詩如畫的景致盡收眼底。十四世紀,卡洛明斯科婭莊園開始成為俄國沙皇的避暑山莊。1532年,為慶祝可能成為未來沙皇的王子的誕生,修建了這座教堂莊園,同年修建的耶穌升天大教堂。彼得一世就是在這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代。莊園裏現在還能看到一座俄羅斯風格的“彼得小屋”。莊園裏的公園,風景奇美,古樹參天,果園飄香。這裏還經常上演各種音樂劇,舉辦民間節慶和遊園活動。
▲【新聖女修道院】坐落於莫斯科的西南邊,建於16-17世紀,是莫斯科市納入防禦體系修道院建築的一部分。該修道院與俄羅斯的政治、文化和宗教歷史直接相關,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緊密相連,供沙皇家族及貴族的婦女使用。沙皇家族的成員和後代也被安葬於修道院的墓場。該女子修道院的內部裝飾華麗,收集了重要的繪畫藝術品,是俄羅斯最高建築成就的典範。
▲【克里姆林宮】:俄羅斯首都的最中心,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克林姆林宮是由許多宮殿和教堂交織而成,由一道長約2235公尺、高20公尺、厚六公尺的紅色城牆所圍繞。是俄國歷代統治者的權力重心,俄國總統府的所在地。
△【聖母升天教堂】:巍峨壯觀,一直是俄皇舉行加冕大禮的地方。教堂裏畫滿了聖經故事的壁畫,令人眩目。
△【天使報喜教堂】:是沙皇受洗禮與行大婚禮的地方,有9個金頂,魅力非凡。
△【聖彌額爾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歷代帝王的墓地。
△【聖母安息教堂】:歷經滄桑,幾度修復,如今仍金碧輝煌。
△【索皮爾娜雅廣場】:位於克里姆林宮中央,周圍以歷史、藝術和紀念性建築,中心是大伊凡鐘樓。
△【炮王和“鐘王】:據稱是世界最大的鐵炮和鐘。
▲【紅場】紅場在俄文裡的意思是美麗的廣場,大致由聖瓦西里大教堂和古姆國營百貨以及列寧墓、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圍繞。
△【聖瓦西里大教堂】聖瓦西里教堂建於西元1555~1560年,是恐怖沙皇伊凡四世用以慶祝戰爭的勝利,此教堂採用繽紛多彩的馬賽克拼貼而成。紅場上第二古老的建築。
△【古姆國營百貨】:頂部有著極佳的採光,加上造景噴水池、咖啡廳、名牌精品店等等,相當奇特風味。
△【救世主基督教堂】:此教堂最早建於西元1824年,是為了紀念對抗拿破崙軍隊戰爭中喪生的人所建,目前所看到的教堂是1995年重建之後的華麗模樣。
△【彼得大帝雕像】:該雕像高約五十六公尺。彼得大帝的雕像上可以看到,彼得大帝站在許多船隻上,手上並拿著一張地圖,這象徵的是彼得大帝當時想征服歐洲的野心。
前往機場,搭乘俄羅斯航班飛往香港。飛航9小時15分,飛機上將會提供兩次俄式餐食。
俄羅斯為220伏特,插頭為兩孔圓柱型。
酒店及火車上,方便充電。